2021年全球自贸区年度大奖揭晓——获奖名单公布
14 十月, 2021
新冠疫情颠覆了全球经济,但却未能动摇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DMCC)作为全球最佳自贸区的地位。2021年,DMCC再度蝉联“全球年度自贸区”大奖,实现七连冠。
在《fDi》杂志2021年度全球自贸区大奖评选过程中,由四位外部评委和两位《fDi》评委组成的六名独立评委,对今年提交申请的70个自贸区进行了全面评估。
尽管全球自贸区因疫情而面临巨大挑战,但其中许多自贸区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在积极抵御短期冲击的同时,仍致力于实现长期愿景。
DMCC再次树立了行业标杆,但在过去18个月中的众多挑战下,其他自贸区也表现突出。毛里求斯自由港凭借其卓越的表现荣获全球十佳榜单第二名,随后是中国的大连自贸片区和外高桥保税区等重量级自贸区。
波兰的主要经济特区(SEZ)在全球十佳榜单中也名列前茅,其中卡托维兹经济特区排名第五,罗兹经济特区排名第六。十佳榜单的其余席位由四个新兴自贸区占据,分别是阿联酋的阿治曼自贸区(第七名)、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经济特区(第八名)、哥斯达黎加的科约尔自贸区(第九名)以及伦敦西区的企业区(第十名)。
过去18个月,全球各自贸区面临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新冠疫情首先是一场健康危机,但它也阻碍了贸易和投资流动,并吞噬了公共资源。各国政府投入了数十亿资金控制疫情和采取社会福利措施,因此也缩减了用于支持自贸区长期计划的预算空间。
总体而言,据投资监测机构《fDi》的报道,其追踪的798个自贸区的外国直接投资(FDI)项目数量从2019年的431个下降至2020年的309个,而在2021年1月至7月期间为171个,较去年同期进一步下降了10%。
然而,《fDi》市场数据显示,在资本投资方面,尽管2020年出现了急剧下降,但2021年1月至7月期间已承诺投资高达293亿美元,这与2019年全年的数字相当。换而言之,尽管全球自贸区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总数仍略低于疫情前水平,但资本支出(capex)强度正在逐步回升。
新冠疫情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对于如何保障工人的安全,自贸区便成为了实施最佳实践的试验田。自贸区运营的连续性为全球价值链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甚至在其租户转向与疫情相关的生产时,自贸区还积极助力急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和疫苗的生产。
尽管一些自贸区的商业案例表明,他们已成功通过调整和演变重获活力,但经济特区(SEZ)计划仍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十国集团(G20)提出的全球企业最低税费方案可能会限制为经济特区计划提供财政激励的空间。而主权债务水平不断上升所带来的预算约束,也可能会进一步阻碍经济特区激励措施的实施。此外,监管合规仍然是许多地区自贸区的棘手问题,特别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推动实施其《清洁自由贸易区行为准则》。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为一些经济特区计划带来新的动力,而英国就便是其中之一。之前欧盟的传统规定一直限制了自贸区的发展范围,在脱离欧盟后,英国政府宣布了一项新的自由港计划,并指定了全国八个地点为自由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LAC)的自贸区的发展前景同样乐观,它们准备借助美国发起的“回归美洲”(Back to the Americas)倡议,从中获益。该倡议旨在支持美国企业将生产迁回本土地区。
《fDi》杂志2021年度全球自贸区大奖再次展示了全球范围内一些最成功的自贸区最佳实践。这些实践为全球自贸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致力于不断精进和调整的自贸区树立了典范,帮助他们在疫情后实现更加强劲的发展。
如需查看全球和地区获奖者的完整名单,请观看此视频或下载完整的颁奖典礼PDF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