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征服尼日利亚面条市场后,投向基础设施建设

Home > Media > News & Events
企业征服尼日利亚面条市场后,投向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征服尼日利亚面条市场后,投向基础设施建设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Tolaram发现了新港口和自贸区基础设施中蕴藏的机遇。

1月下旬,尼日利亚有史以来靠港的最大集装箱船CMA CGM Scandola号停靠在拉各斯郊区新落成的莱基深海港,这艘货船载货量达14800标箱。港口水深16.5米,约于一年前正式开放,可容纳装载量大大高于拉各斯现有港口的船只。港口的落成被誉为是尼日利亚海运物流业的变革性发展。

 

莱基深海港是拉各斯自贸区(LFZ)的重要一环,850公顷私有工业区,距尼日利亚最大的城市65公里。这两项举措均由Tolaram牵头。Tolaram是一家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位于新加坡,涉足了以下领域:消费品、金融科技和基础设施。集团业务横跨亚洲、非洲和欧洲。该企业深耕于尼日利亚数十年,主要作为快速消费品(FMCG)的制造商和分销商,旨在通过这些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在这个非洲最大经济体的公司的运营环境。

LFZ首席执行官Dinesh Rathi表示,当Tolaram提出这个区域的构想时,研究表明,港口物流和电力供应是当地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尼日利亚人口超过2.2亿,而向电网输送的电力还不足5000兆瓦,导致各公司每天有长达十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不得不依赖于发电机。此外,拉各斯现有的港口基础设施拥堵,还有过多繁琐程序,给进口商和出口商都造成了流程上的严重延误。根据世界银行编制的2022年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排名,拉各斯的阿帕帕港和廷坎岛港在总计348个港口中分别排名第260位和第308位。这些排名依据的是每次停靠的平均港口停留时间,即船舶从抵达港口到离开泊位的总时间。

 

Tolaram的非洲扩张

1977年,Mohan Vaswani,即现任Tolaram董事长,首次访问西非。当时他在尼日利亚发现了一个尚未开发的消费品市场。Tolaram通过进口来利用未满足的需求,最初销售的是纺织品。到20世纪80年代末,Tolaram开始进口营多面的方便面。1995年,Tolaram与Indofood的大股东Salim集团成立了合资企业,这是一家印尼上市公司,拥有营多面的商标和技术。次年,他们建立了尼日利亚第一家方便面生产厂。如今,该公司以营多面和Minimie品牌在尼日利亚和加纳生产和销售方便面,还有各种其他的零食、食用油、面食和面粉。

 

2014年,Tolaram与丹麦乳制品公司阿尔乐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以Dano品牌进口和包装乳制品,还在尼日利亚分销Lurpak黄油。该公司还与高露洁棕榄和金佰利等跨国公司合作,销售一系列口腔和个人护理产品。2015年,Tolaram与美国食品巨头家乐氏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在非洲生产和销售谷物和零食,以及在非洲大陆以及国际市场以家乐氏品牌销售方便面。迄今为止,Tolaram已在尼日利亚多地的24个制造工厂投资了5亿美元。

 

进军基础设施领域

在尼日利亚运营数年之后,Tolaram认识到,当地需要一个新的深海港口。Tolaram借鉴了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以及印度和中国的成功经验,认识到在港口周围建立工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进而产生了建立LFZ的想法。这个自贸区的总体规划由新加坡城市规划机构盛裕集团制定,于2012年确定。

 

Rathi预计,该自贸区300公顷的第一阶段将于2024年底竣工。接下来,唯一的一项任务是完成一条直接向发电厂供应天然气的管道(目前,天然气是通过卡车运输)以及建成一座可容纳各公司办公室的商业大厦。

 

在自贸区的发展中,部分资金来自债券发行,共筹集了约1亿美元。在2023年3月最近一次的发行中,拉各斯自贸区公司筹集了175亿尼日利亚奈拉(当时约合3800万美元)。该债券期限为20年,年固定利率为15.25%,吸引了10家尼日利亚养老基金和一家保险公司的投资。拉各斯自贸区公司首席财务官AshishKhemka表示,债券发行表明,尼日利亚国内机构投资者能够为尼日利亚的重大基础设施融资。

 

最初,Tolaram在该港口项目启动时遭遇了挑战。2012年,该项目面临财务关闭,当时是获得了非洲金融公司和渣打银行等六家银行和机构组成的联合企业的支持。然而,尼日利亚在随后几年中经历了政治和金融不稳定。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石油价格腰斩,奈拉贬值三分之一,商业信心跌至新低。到2016年底,几乎所有合作伙伴都以高风险为由退出了该项目。“那是最低谷的时候,”Tolaram金融科技和基础设施常务董事Navin Nahata在早些时候的采访中如是说道。

 

Tolaram重新设计了该项目,并找到了中国港湾工程公司作为工程、采购和施工合作伙伴以及投资者。莱基深水港项目公司(Lekki Port LFTZ Enterprise Limited,LPLEL)获得该设施的开发和特许经营权,其目前的股东是中国港湾工程公司(持股52.5%)和Tolaram(持股22.5%),剩余股份由拉各斯州政府和尼日利亚港口管理局持有。2023年4月,港口正式投入运营。

 

作为西非的工业中心,

尼日利亚的制造业贡献了约8%的GDP,雇佣了7%的劳动力。就创造就业机会和减少国家对进口依赖的能力来看,增强该行业已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尤其是在尼日利亚已显示出潜力的领域,如化肥、食品包装和快速消费品。

 

然而,制造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去年,美国消费品公司宝洁公司宣布将关闭其在尼日利亚的制造业务,将运营重点转向进口。该公司在尼日利亚销售帮宝适尿不湿、Ariel洗涤剂和欧乐B牙膏等品牌的产品,每年收入约5000万美元。该公司表示,因货币问题和充满挑战的宏观经济环境而做出了撤出决策。宝洁公司的缩减规模行动表明,跨国公司从尼日利亚撤出或重组其业务,这会成为更广泛的趋势。8月,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也宣布退出,此前该公司曾表示,经济挑战和外汇危机对其业务产生了不利影响。2023年上半年,联合利华从尼日利亚撤出了奥妙、Sunlight和力士等家居和护肤品牌。

 

在过去的一年里,尼日利亚奈拉曾出现大幅贬值,近几个月创下1美元兑1600奈拉的纪录低点,尽管此后奈拉也有大幅走升。这种贬值来源于多个经济因素,包括外汇管制放松、外国投资减少以及原油出口下降,原油出口是尼日利亚的重要收入来源。而奈拉疲软导致外国公司换算的美元收益减少。

 

除了货币相关的问题外,尼日利亚的制造业还受到电力不足、道路质量差、铁路系统不发达、港口基础设施不足、清关和港口管理协议复杂以及熟练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制约。

 

不过,自贸区可能会成为制造行业的强大推动力,因为它解决了在尼日利亚运营的诸多挑战,让各公司得以专注于其核心业务。Tolaram意在将自贸区打造为西非地区的制造中心。该区将70%的面积划分给工业企业,20%用于物流和支持服务,剩下的10%分配给混合用途房地产项目。

 

该区的基础设施包括仓库、标准工厂、卡车停车场、发电厂、道路、路灯、排水系统,以及医疗中心、消防站和警察局等基本设施。此外,还建有一个工业技能培训中心,面向周边地区年轻人开展技能培训,既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为该区公司提供了潜在的员工来源。

 

自贸区还向租户提供了多项财政福利措施,包括免征政府税收、费用和费率;国外货物免税进口;能够将制造成品出口到尼日利亚关税区;利润和股息的免税汇出。此外,莱基深海港货物的无缝运输对于企业也是一大利好。

 

印度塔塔集团旗下的贸易和分销公司塔塔国际去年同意在自贸区租赁一处6000平方米的设施,用于组装轻型商用车,考虑到跨国公司近期纷纷撤出尼日利亚,这项协议意义重大。德国化学品制造商巴斯夫也在该区设立了工厂。最初工厂规模较小,后来工厂场地进行了扩张。另一家租户是中东预制建筑材料制造商SanaBuildingSystems。该区目前已有共计超过20家注册实体,其中包括与Tolaram建立了合资企业的公司,如高露洁棕榄、家乐氏和阿尔乐。

 

自贸区还吸引了金融机构,南非标准银行的子公司Stanbic IBTC已在此开设了分行,FCMB、UBA和First Bank等其他银行目前也在筹建自己的分行。这些银行分行将为区内及周边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

 

自贸区是“莱基工业走廊”的一部分,根据规划设想,该走廊会成为西非未来的经济中心。附近是莱基自贸区,尼日利亚亿万富翁Aliko Dangote新建的炼油厂和化肥生产基地便坐落于此。尽管莱基自贸区是该自贸区的竞争对手,但同处于更广阔的工业走廊内,这对该自贸区而言也是有利因素,因为周边交通和基础设施能够实现整体增强。此外,邻近其他企业可能也会提升该自贸区对潜在租户的吸引力,因为这些实体会成为潜在的供应商或客户。

 

尼日利亚航运业的新时代

Rathi称莱基深海港是尼日利亚海运业的“变革者”。他表示,在此前,该国的港口只能停泊5000至6000标箱运载量的船舶,而新港口可容纳多达三倍大的船舶。

Tolaram还意在将该港口打造为转运枢纽,处理运往其他目的地的过境货物,尤其是邻国。约在六个月前开始了转运活动。Rathi指出,之前因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尼日利亚并未被视为可行的转运地点。

 

该港口的开发正在分阶段进行。港口的集装箱码头每年可处理120万个集装箱,现已全面投入运营,由法国航运公司达飞海运集团管理。Rathi表示,后续阶段将建设干散货和液体散货码头。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将现有集装箱码头的容量扩充一倍。

 

持久战

最近,尼日利亚面临了一系列经济挑战。总统博拉·蒂努布自去年5月上任以来实施了多项改革。虽然投资者认为这些措施是保持尼日利亚长期稳定所必需,但它们对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蒂努布取消了长期以来的燃料补贴,导致运输成本飙升,而放松外汇管制也导致了奈拉的大幅贬值。

 

世界银行预测,在农业、建筑、服务业和贸易等行业的推动之下,2024年尼日利亚的GDP将增长3.3%,高于2023年预计的2.9%。上年度外汇改革和取消燃料补贴的影响减弱,预计通货膨胀将逐渐缓解。

 

Rathi表示,虽然Tolaram无法免于尼日利亚当前经济困难的影响,但该公司对尼日利亚保持着长期承诺。他认可政府为解决外汇和通货膨胀问题所做的努力,并表示他相信一旦解决了这些问题,尼日利亚将步入正轨。他指出:“我们始终要从5到10年的长期角度看待尼日利亚的业务,而不是局限到按季度。”

 

*本文的一个版本最初是为新加坡南洋商学院NTU-SBF非洲研究中心而编写。

 

Source

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