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往洛美、科托努货物中有90%抵达尼日利亚——LFZ负责人发言
09 六月, 2023拉各斯自贸区是尼日利亚一处占地850公顷的私有自贸区。该自贸区建于2012年,由总部位于新加坡的Tolaram进行推广。我们是唯一一个与莱基港整合的经济特区。莱基港是尼日利亚的首个深海港口,其装卸能力是目前的四倍。我们是一个现代化的多集群开发项目,项目地点位于莱基工业走廊,这是如今尼日利亚最大的投资区之一,多家运营商在此投资了数十亿美元。
我们已吸引了20家国际投资者,涉及制造业、物流业和服务业,获得了20亿美元承诺资本。目前在我们的自贸区内运营的知名公司包括家乐氏、高露洁、BSF、Sana Building Systems和Dano Milk。我们旨在打造投资者首选的投资目的地,并创建了一个自给自足的一站式生态系统,包括房屋、标准工业工厂、卡车停车场、医疗设施、警察局、消防站、美食广场、银行系统、直升机停机坪、住宅设施和宽带网络。这些构成了完善的工作-生活-娱乐环境。我们还设立了单一窗口系统,因此,经济特区所有应有的政府机构都在一处运作,携手合作,提升营商便利度。
LFZ打算如何利用深海港的潜力?
莱基港已成功开发,成为了尼日利亚的第一大海港。目前,莱基港已将尼日利亚海事部门的产能翻番。莱基港是尼日利亚的门户,更能将尼日利亚打造为一个转运枢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运往科托努和洛美等港口的货物中,有90%最终都会抵达尼日利亚。我们相信莱基港将改变这一切。
不仅这些货物会最终抵达莱基港,运往洛美、科托努和阿克拉的货物也将通过莱基港转运。莱基港紧邻自贸区之后,二者整合情况良好。莱基港创造了一个港口和园区产业物流生态系统,这在尼日利亚首屈一指。随着《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的逐步实施,一旦规则、条例和程序明确后,港口和自贸区便可利用此协定,不仅成为尼日利亚的枢纽,更是泛非的工业和物流中心。
作为拉各斯自贸区常务董事,您认为拉各斯自贸区遇到了哪些具体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经济放缓,这影响到了多个方面。我们面临着通货膨胀压力,开发和发展自贸区的投入成本也有所增加。这也导致尼日利亚运营商的投资规划放缓。尽管如此,我们坚信,这些都是暂时性的,是周期性的,自贸区和港口生态系统最终将推动尼日利亚摆脱困境。
第二个挑战在于道路网络。在这里,我必须要感谢拉各斯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对伊贝朱-莱基轴线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解和支持。但是,考虑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我认为我们需要加大努力,加快一些道路基础设施的发展。无论如何,推动长期投资都非常鼓舞人心。港口现已投入运营,会成为推动该区新投资的重要催化剂。
您认为,拉各斯自贸区对拉各斯州的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我们仔细研究尼日利亚各行业的GDP份额时,我们发现,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不到15%,这对于尼日利亚这个体量的国家来说令人担忧。因此,港口和园区生态系统是一个独特的机会,能够增加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这个系统不仅能帮助我们打造一个制造业中心,也有助于促进出口增长。到目前为止,拉各斯自贸区极大地拉动了关税。仅去年一年,我们就为海关总收入贡献了210亿奈拉。这相当于尼日利亚海关总署在全国征收额的1%。此外,鉴于港口今年4月才开始运营,未来海关收入只会增不会少。这是我们对这个经济体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第二个贡献是创造就业岗位。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在经济特区创造了4000个就业岗位,要知道,港口4月才开始运营。我们预计,综合我们所估计的吸引力和推动力,在未来四到五年内,这个数字将至少达到30000。在这4000个工作岗位中,有30%流向了港口和自贸区周围的社区。
除关税和就业外,该区带来的另一个重大影响在于外国直接投资。到目前为止,我们为自贸区吸引了25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仅港口就达到了11亿美元。这确实意味着拉各斯自贸区有潜力为尼日利亚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拉各斯自贸区如何定位自己,从而充分利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
最初,我们在ECOWAS框架下使用ETLS开始运作。然而,随着《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逐步实施,我们意识到,这是尼日利亚的独特机会,利用这个协定打造制造业中心,不仅是西非,更是整个非洲的制造业中心。得益于莱基港的高效港口物流,拉各斯自贸区引入了极具成本竞争力的天然气发电。而且,尼日利亚还拥有充足的劳动力,我认为我们处于一个有利地位,可以打造极具成本竞争力的制造和物流中心,与埃及、肯尼亚和南非的竞争对手进行竞争。我们能够成为“尼日利亚制造”产品的最终目的地,这些产品可以销往整个非洲。
您刚刚提及了我们应该与之竞争的一些国家。我们刚刚看到,南非最大的公司之一将其运营总部迁往伦敦,因为尼日利亚目前存在电力危机。关于要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能源供应,以便将尼日利亚打造为您预期中的制造中心,您对政策制定者有何建议?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在尼日利亚运营的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存在两个基本挑战。第一个是港口物流,而莱基港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大挑战在于高效、低成本的电力能源。我们意识到,第二个挑战是我们为这个自贸区规划发展路线时需要解决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我们已与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三家大型公司组成的联合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包括Falcon Corporation、ND Western Midstream Ltd和FHN Gas Ltd。这三家公司联合成立了一个名为Optimera的联合企业,他们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将管道天然气输送到我们的自贸区。因此,天然气点距离我们区仅10公里。也就是说,在未来12到15个月内,我们的自贸区就能拥有管道天然气。与此同时,我们还在筹建一座发电厂,利用管道天然气为企业运营商供电,其成本为非洲最低成本之一。目前,我们正在使用CNG发电的电力来源,但我们很快就能在我们的自贸区内使用管道天然气发电。
您是否能谈谈这个自贸区目前的资产价值?
我们在港口、自贸区以及在园区内运营的所有制造实体之间总计投资了约20亿美元。我们的愿景是,在未来10-15年内,自贸区内运营的公司将达到150家,即,我们自贸区的产出将占全国GDP的2%到3%。